为规范校园物业维修报修流程,提高维修效率与服务质量,保障师生正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,特制定本管理办法。
一、适用范围:全校范围内的教学生活设施设备、公共区域设施等物业维修报修及追踪管理工作,涉及师生、物业维修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。
二、基本原则:坚持“及时响应、高效处理、全程追踪、满意反馈”的原则,确保报修问题闭环解决。
三、报修受理管理
(一)报修渠道
1、线上渠道:智慧校园统一报修平台、微信群报修等。
2、线下渠道:报修热线电话6193348(24小时畅通)。
(二)受理要求
1. 受理人员需准确记录报修信息,包括:报修人姓名、联系方式、所在区域(楼宇+房间号)、设施类型(如水电、家具、门窗等)、故障具体描述、报修时间等。
2. 对紧急报修(如水管爆裂、电路短路、电梯故障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),需立即标注“紧急”等级,并优先处理。
四、维修派单与进度追踪
(一)派单流程
1. 受理人员在半小时内(工作时间)对报修信息进行分类,按设施类型分配至对应维修班组(如水电组、土木组、综合维修组),明确维修责任人及预计完成时限(紧急类2小时内响应,24小时内完成;一般类24小时内响应,3个工作日内完成)。
2. 维修人员接收派单后,需在10分钟内确认接单,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承接,需立即反馈并说明原因,由受理人员重新分配。
(二)进度追踪
1. 维修人员需通过报修微信群实时更新维修状态,每日反馈维修进展,完成后标注“待验收”。
2. 管理人员通过维修微信群实时监控维修进度,对超时限未完成的工单进行预警,及时联系维修人员督促解决。
3. 若需延期(如配件短缺、技术复杂等),维修人员需提前向管理人员提交延期申请,说明原因及新预计完成时间,经审批后告知报修人。
五、验收与反馈
(一)验收标准
1. 维修完成后,维修人员自查合格,填写《维修验收单》,注明维修内容及结果。
2. 由物业管理人员或报修人现场验收,确认故障解决、设施运行正常、符合安全规范及质量标准。验收不合格的,需限期返工。
(二)结果反馈
1. 验收合格后,管理人员在记录单中标记“已完成”,并通过微信信、电话等方式告知报修人。
六、档案管理与改进机制
1. 档案留存:所有报修记录、维修过程、验收结果等数据,通过纸质存档,保存期限不少于1年。
2. 数据分析:每月统计报修数据,分析高频故障类型、高发区域、平均维修时长等指标,形成《维修服务月报》。
3. 持续改进:针对数据反映的问题(如某类设施反复故障),及时优化维修流程、加强设施日常巡检;对满意度较低的维修人员,开展技能培训或调整岗位。
七、责任与考核
1. 维修人员未按规定时限处理报修、虚报完成情况的,纳入月度绩效考核,与奖金挂钩。
2. 受理人员因信息记录错误导致维修延误的,追究对应责任。
3. 定期评选“高效维修标兵”“满意服务班组”,予以表彰奖励。
本制度由学校后勤及运营管理处负责解释与修订。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
附:1、物业维修受理登记表
2、物业维修进展及结果情况登记表
2025年6月30日
物业维修受理登记表
报修人姓名 |
联系方式 |
所在区域 |
报修设施类型 |
故障具体描述 |
报修时间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物业维修进展及结果情况登记表